文/李錫津
  • 幾 年前的植樹節之前,某單位邀請轄內各單位,研商植樹節可否在各單位植樹,會中竟有單位代表信心滿滿的說:「本單位可以種樹的地方,已經都種了!」但是,去 過該單位的他單位代表,雖未當場反駁,私下卻都不以為然。彼時,作者也去過該單位多次,十分了解他們的確可以再栽植更多樹木,以加強綠化、美化!

  • 該代表如果不是有意推辭工作,就是對美化綠化欠缺正確觀念,或對美化綠化根本毫無認識、毫無正覺,這種近似「強不知以為知」的偏執主觀,就是一種「無明」了!

  • 無明原本是佛教慣用的術語,指的是:「未能如實知覺、知見」、「不能明白、理解事實或道理,以致於說出或做出與事實或所需顛倒的話語、行為。」就像前述那 位與會代表一樣,根本無法知覺到自己單位的綠化其實不足,應該適機加種樹木花草,用以改善機關環境,才會說出和實際需要相反的意見。這種背離事實的無明現 象,小則有損機關形象、不利機關發展進步,造成遺憾,大則可能傷及人身、損及公共利益,甚或造成社會、國家重大的損失、禍害,非常划不來,也非常不該!

  • 我們看,余秋雨就在《中華文化──從北大到台大》中提到:清朝首任駐英、法公使郭嵩燾,1875年奉派外放、準備出使時,文化界高層竟以「和洋鬼子打交 道,就不是正派的人,」來橫加阻擋,很多他的朋友竟然也認為:「外交官就是半個漢奸。」備受壓力的郭嵩燾還憂心人民理盲、國家倒退,特別寫一本《使西紀 程》來介紹西方文明,希望藉以扭轉社會嚴重的偏差觀念,想不到,書中許多翻譯而來,代表西方文明成果,也是第一次在國內出現的名詞,像「赤道」、「經 度」、「緯度」、「國旗」、「新聞」等,居然引起文化界強烈的反彈,認為這樣的用語,是對「中國語文大逆不道的背叛。」有位高官還說他是「悖謬之人」、 「勢必混亂人心」…。而實際上溫文爾雅、深有君子之風的郭嵩燾,出使後受到歐洲外交界的歡迎,可悲的是,即使他表現優秀,隨之而來的誣陷、 抹黑、打擊,卻從未間斷,最後,郭嵩燾竟然被糊塗無明的朝廷撤職,傷心無奈的回到湖南長沙的老家。返鄉後的郭嵩燾不但得不到鄉親溫暖的諒解,長沙街上還出 現羞辱他的大字報,郭嵩燾就在這種鋪天蓋地、幾乎「人人喊打」,「萬人皆『睡』,唯他獨醒」的孤獨氛圍中鬱鬱寡歡,終在1891年,飲憾而逝!

  • 一個奉命出使、代表國家的外交官,本於職責,替國家、人民執行外交事務,竟然受到同胞愚昧、無知、無情的羞辱對待,這種現象,如今回頭一看,如果那些無 知、荒謬、愚蠢、可笑、傷人,完全背離合理價值和國際思潮的批評,不是無明,那什麼才叫無明?人,尤其是一群人,一旦陷入了無明,不但「生」不出正確、有 用、卓越、合乎時代的新觀念,反而更容易陷入「集體迷思」,顯現出不自知的愚昧、無知和偏差、我執…,其對國家社會造成的殺傷力,實在是太 大了,因此,我們應該培養足以明察秋毫的敏覺力,用以有效對治可怕的無明!

  • 我們再看,約當3世紀中葉的魏晉時期,竹林七賢中「王戎識李」的有趣故事:敏於知覺的七歲童王戎,和一群小朋友在人來人往的公園裡嬉戲,有人突然間發現旁 邊一棵結實累累的李樹,於是小朋友群衝了過去,採將下來,只有王戎不但不為所動,還不慌不忙的說:「不要摘!不要摘!樹上的李子一定不好吃。」可是,那裡 有人理會!好幾個小朋友還迫不及待地把李子送到嘴裡,才咬一口,就紛紛吐了出來,叫「苦」!有人問王戎,怎麼知道李子不好吃,難道先來吃過?王戎笑著說: 「我沒先吃過,但是,這棵李樹就長在人來人往的公園路邊,如果好吃,早就被人吃下肚了,那能留到現在?」顯然,王戎「看到別人看不到,想到別人想不到」的 「東西」了!這不就是後來聖艾修伯里在《小王子》裡所說的:「真正重要的東西是肉眼無法看見的;我們只有用心才能真的看見。」看來,那一羣小朋友,也只有 王戎能用心、能敏於知覺、能根據外相,「細觀察、深思考、做判斷,再產生合乎邏輯的正確答案」──一個與大家全然不同的想法!
  • 總之,我們應該努力避免無明帶來的偏差、我執、蠢行,以及荒謬、自傷、禍害,我們更應該努力培養敏於知覺的能力,用心看透、看清真相,抓準人生重要的每一個言談、每一次行動,才是上策!
  • (本文作者為教育工作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