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
文/吳清山
2019年「全球教師獎」頒給來自肯亞偏遠地區36歲的自然科學老師—塔比其(Peter Tabichi),他平常總是把他百分八十的收入都捐給家鄉的貧窮學生們,幫助學生繼續留在學校讀書,並改善這些學生的學習環境,讓他們有更好的學習效果,塔比其能夠在萬名入選者中脫穎而出,獲得殊榮,可謂實至名歸。
塔比其的學生有高達九成五出身於貧窮家庭,無力支付校服、教科書與簿本等費用,在家庭支持和學校教學資源均匱乏的環境下教學,頗為辛苦;他在得獎感言特別提到:「有的時候,當我想到他們所面臨的困難,我就會流淚。」此外,這些學生的家長都會要求女兒不要去上學,趁年輕時趕快出嫁,因而要說服家長讓孩子接受教育,亦是相當大的挑戰。
但是,塔比其並沒有因此氣餒,孩子才有受教育機會。肯亞總統甘耶達(Uhuru Kenyatta)在塔比其得獎後也發表聲明,説塔比其的成功是「非洲的故事和希望」。塔比其的捐薪助學和熱愛學生的杏壇芬芳事蹟,實為教師們學習的楷模與榜樣。
同樣地,國內亦有類似捐薪助學的美談。來自於臺北市的退休教育潘吳綺文,生前立下遺囑,要將賣房所得全數捐作公益;她過世後,乃將遺產1,234萬元捐給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認助清寒學生基金會,用來幫助清寒學生,讓孩子安心求學,預計將有千名學子受惠。這種遺愛人間佳話,深深感動人心。
不管來自於肯亞的塔比其或臺灣的潘吳綺文老師,他們的教育善行義舉,正是實現「教育愛」的高貴表現。教育有了愛,學生才能發光發亮;教育有了愛,教育旅程中才會充滿著希望;教育有了愛,學生未來才能找到幸福泉源。教育愛是開啟學生潛能和激發學生邁向成功的原動力。
教育旅程中,就是有一批教師們無私的奉獻,以幫助學生為終身的職志,要對這群教師們致予最高的敬意。不管一個人多偉大或多有成就,都是教師教出來,教師一生的努力和貢獻,培育無數人才投入社會行列,促進社會發展,這就是教師力量的高度展現。「偉大人物,必出自偉大教師之手」,教師成為翻轉人類的生命工程師,應作如是觀。
(本文作者為臺北市立大學教授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