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李錫津
  • 七月下旬,搭摯友王校長的座車一起到台中訪友,他談及我們的共同友人劉君,上學期每月到校1到2次,每次一坐幾乎2個小時,談話常不得體,次數多了以後,給予暗示,也未見效果,後來還藉由接聽電話予以明示,劉君竟然表示:「沒關係,你先接,我等你!」完全沒有知覺到應該結束談話,令王校長十分感慨。

  • 其實,劉君也多次來寒舍,一樣一坐就超過2個小時,尤其愛說:「你聽懂了嗎?」、「我不說,你不會知道的!」、「某人是因為我的推薦,才能當上…」等,十分自誇,令人覺得「好笑」!

  • 這是一種缺乏社交直覺(social intuition)、社交敏感度(social sensibility)的現象,嚴重者算是一種對社交解讀有障礙(social dyslexia)的「無明人」了!

  • 盱衡實際,有這種「症狀」的人似乎不少,多年前,臺北花博,作者和幾對夫妻朋友在會場簡易餐亭吃便餐,其中一位太太把盤中的肉片挾給自己先生,先生說:「我這邊有啊!」他太太竟說:「我怕你吃不飽啊!」作東的朋友尷尬,聞者亦感突兀;也有朋友在言談中容易脫口:「你連這個都不知道!」、「怎麼你都說不清楚!」某君和幾位友人看一幅書家友人書寫的匾額,人家看到的是書法之美,只有他大聲詢問:「這當中有一個錯字你們看出來了嗎?」孤傲的深心隱藏了負面的思維;某君和友人同搭高鐵,快到站時,友人習慣先站起來舒活筋骨,他卻消遣人家:「還沒到站啊!緊張什麼!」這些不自知、自以為是的直白之言,都屬社交白目,當然不得體!

  • 我們再看,有EQ之父美稱的Daniel Goleman,在《專注的力量》中提到: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丈夫菲利普親王,也同樣以社交出醜聞名。有一次,他隨女王前往奈及利亞,參加大英國協會議的開幕,當他在機場看到奈及利亞總統穿著傳統長袍前來迎接時,竟然對著他說:「你好像已經準備好要上床了!」非常失禮,更令當事人尷尬。此外,他在1986年訪問中國大陸時,也直言不諱的說:「如果你在這裡呆久了,你的眼睛也會變小。」這種帶有種族歧視的話語,當然有失外交禮儀。據說王夫自己也誠實「招供」,自己是「說話不得體專家」,常常說錯話,得罪他人而不自知。

  • 諸如此類的談話,出現在朋友私下間的交流,都算失禮,何況在正式的交際場合!

  • 這種「搞不清狀況」、「直白說話」,傷人而不知的現象,自然遺憾,不過也令人同情,根據Goleman在《專注的力量》中所說:相對於有社交直覺力、社交機警的人來說,這些「遲鈍者」的海馬體運作和大腦神經迴路的活動,較為不足,甚或運作不良,才使「主人」缺乏臨場同理心,無法覺知到應該根據人、事、時、地、物的當下狀況,同理對方、適如其分地說出相應且合乎禮俗、禮儀的話語,才算得體,只是,「他們」難以管好自己的嘴巴啊!

  • 這種人際間言談的「凸槌」,雖與話語術有關,基本上,卻是一種心態、一種自我覺察的缺失,其原因,除了前述海馬體和神經迴路的問題以外,可能是,幼時長期受到原生家庭環境的影響,導致價值觀的模糊、偏差,在言談上容易錯解、錯覺;也可能是,認知不足、認知錯誤,又大而化之,才顯現出白目現象;也可能是,說話時不用心、不專注,導致失態出醜,比如:Goleman指出,言談時如能專注於環境背景,就比較容易感知當下環境的社交暗示,清楚覺知,該說什麼、怎麼說,該做什麼、怎麼做,而不致於說出不得體的白目話語!

  • 總之,社交敏感度是人際間一種敏於覺察自己和對方情緒,清楚做出合乎情境儀節的能力,在人際交往日益頻繁、情境日見複雜,彼此間又常以言談做為主要、便捷交流工具的現代社會,敏感度不足,說話經常「凸槌」,不但影響個人形象、損及個人聲望,也容易帶來「損人不利己」的結果,非常划不來,因此,社交敏感度的培養,自然不可輕忽了!

  • (本文作者為教育工作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