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
文/胡世睿
──火災發生的時候,你所熟悉的一切事情都將發生改變。── 各位讀者好,繼上次談了火災應變之後,本次再來重新檢視一下老生常談到不行的滅火器的使用。 除了「拉、描、壓、掃」這種已經複習過很多很多次,甚至很多讀者可能都在教育訓練實際操作過的順序之外,要注意的事情其實還有很多。 相信大家都還依稀記得小時候上消防課的時候,都知道一些重要的常識,例如:油鍋起火不能用水滅火,電器火災必須注意導電等等的相關知識。這其實就是在說:火災的種類其實遠比大家想像的多。一般在社區精神復健機構或是多人群聚的場所,大部分都備有滅火器。以往教育訓練中,若是復健機構發生火災,首要的任務就是疏散和逃命,不過隨著時代的變化和觀念的進展, 現在的新觀念已經變成最好可以初期滅火。在機構當中,一般同時會有滅火器和消防栓,而在一般居家環境之中,通常都只有滅火器,甚至沒有準備。 以上次筆者分享的自身火場經驗來說,使用滅火器確實是相對之下有效率的辦法。(例如用布蓋住未必是有效的滅火方式)但是滅火器也不是萬能的,不同的滅火器系因應不同狀況。 ![]() 1.(A)類火災:包含可燒焦或製造熾燃餘燼之固體引發,如煤,木材,纖維,紙張。 ![]() 乾粉滅火器
![]() 環保型海龍滅火器
(本文作者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心湖職能工作坊職能治療師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