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陳君陵 冬天原本就是流感好發季節,每年年底的流感疫苗接種,為的就是希望減少流感感染者的重症發生機率。最近,比起流感病毒更令人聞之色變的,就是2019新型冠狀病毒(2019-nCoV)了,雖然兩者同樣都可能出現發燒、肌肉痛、疲倦、頭痛、咳嗽、腹瀉等症狀,最嚴重都會致死,但由於後者目前潛伏期長,可能在無症狀時期也具有傳染力,又沒有疫苗或藥物可以使用,更容易令人感到焦慮。

其實,一般無旅遊史或接觸史的大眾,只要按照一般生活作息,再注意以下幾點,生活可以不用這麼焦慮!
  1. 勤洗手:使用肥皂或洗手乳濕洗手的效果大於乾洗手!每天進食前、照顧小孩前、回家後、如廁後都要記得洗手,若有擤鼻涕、觸摸口鼻等動作,也要再洗洗手。洗手也是有大學問的,「濕、搓、沖、捧、擦」是完成洗手這一整件事的五大步驟,但要怎麼「搓」呢?就要使用「內、外、夾、弓、大、立、腕」七步驟了,每個步驟搓個3-5秒,才能徹底洗淨雙手。
  2. 戴口罩:如果你有呼吸道症狀,請務必戴上口罩。平時若需出入醫療院所、進入人潮擁擠或空氣不流通之場所,也可以戴上口罩保護自己。戴口罩時,須注意戴上前避免觸摸到口罩內部,戴上後要壓緊鼻樑鐵片、上下拉開口罩包覆住整個鼻子與下巴,接下來就盡量不要再碰口罩了。若需暫時取下,也要小心拿下再反摺兩次(口罩外部朝內對折,再順鐵片方向對折),並放入夾鏈袋裡收好。
  3. 減少觸摸眼口鼻:眼、口、鼻部具有黏膜,手部若碰觸受病毒汙染的物品再觸碰眼、口、鼻,就容易形成接觸傳染。
  4. 減少出入人多擁擠或密閉空間:多去山裡或海邊走走吧,公園也是個好選擇。
  5. 注意環境清潔:隨時擦拭經常觸摸的地方(例如:手機、桌椅、門把等);若有出入密閉場所或醫療院所,可以使用75%酒精或消毒水消毒手部;回到家先換下外出服或是直接洗澡,再進行其他家事。
  6. 隨時注意自己身體狀況:可自主進行自我健康管理(每日量測體溫兩次),同時維持良好的運動與飲食習慣,強化自身免疫力。
不過,對孩子們而言,手與口就是他們探索世界的最直接方式,所以家長務必時時注意孩子們的手放到哪裡去、摸了什麼東西,大孩子可以叮嚀他們多以正確方式洗手、注意戴口罩方式;小孩子就直接抓去水槽或噴消毒液洗手,口罩的話則可以鼓勵他們跟大人一樣戴口罩,或是貼上他們喜愛的貼紙做為誘因,但若真的無法配合,那就減少暴露在密閉空間的機會吧。嬰兒的話,由於不建議使用口罩,外出的話可以蓋上遮陽罩,減少接觸飛沫的機會;當然,勤洗手還是必要的,但由於嬰兒可能會吃手,含酒精的消毒用品須避免使用。

願大家都能健康平安度過這次疫情。
(本文作者為職能治療師)
多去戶外運動,提升免疫力。人少的地方就可以不用戴口罩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