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陳君陵 隨著孩子年齡漸漸增長,逐漸脫離在地上四足爬行的時期,開始坐在地上玩玩具、倚在大人懷裡共讀繪本,接著,直立的四處走動、到處探索,專注在同一件事務上的時間逐漸拉長,這時,就可以開始物色一組合適的桌椅了。
目前市面上的兒童桌椅款式眾多,強調的功能各有千秋,到底該如何挑選呢?

孩子用的東西首重「安全」 孩子的注意力持續度短,而且認知能力還在發展中,沒有辦法時時刻刻覺察自己周遭環境的安全性,營造安全的空間絕對是大人的責任!桌椅的安全性可以從以下幾個地方來評估:
  1. 穩定度:即桌椅組合好之後的穩固程度。可以將組合好的桌椅平放在地面後,按住桌椅面的中心,搖晃看看接合點是否容易鬆動。另外,若是地面不平,桌腳是否具有微調高度的空間,也是可以考慮的地方。
  2. 邊緣平滑度:孩子總是跌跌撞撞,挑選邊緣光滑、轉角處有導圓角的桌椅,可以減少碰撞受傷的程度(當然還是會痛,但至少沒有尖角會戳到流血)。
  3. 耐重度:每個孩子的體態迥異,而且未必會在所有時候都正確的使用桌椅,挑選耐重度較高的桌椅,才能應付孩子突來的踩踏或跳躍。
  4. 材質:不論是板材桌或是塑料桌,都要挑選通過國家檢測,經認證安全無毒的品牌。
其次考量「功能」 目前兒童桌椅多半具有可調整高度的功能,以因應孩子快速的生長發育。另外,還有進一步依孩子常進行的活動所提供的其他周邊產品。
  1. 桌面:挑選平整光滑、不容易反光的材質,避免產生眩光影響視力。桌面大小則視家中空間大小、成員使用喜好(兩人共用一大桌或是自己使用一小桌)來挑選。此外,有些桌子強調可調整桌板傾斜角度,對於持續閱讀、書寫時間不長的學齡前幼兒是不太需要的。
  2. 桌板:除了一般材質的桌板外,有些商品還提供黑板、積木底板、拼圖板等選擇,可依家中現有玩具來考量是否需要。
  3. 桌下:有些商品有抽屜、畫紙捲架、置物盒等商品可供選購。
  4. 椅身:可分成有無椅背、有無扶手共三大類。同時有椅背、扶手的椅子,適合年齡較小的孩子,協助他們能夠在情緒上與生理上均穩定的坐在椅子裡;有椅背、無扶手的椅子,適合各種不同體型的孩子,也便於從不同角度入座或離座。椅背、扶手均無的椅子,則較不適合長時間坐著遊戲或閱讀。
  5. 桌、椅腳:可調整高度是相當重要的功能,各品牌可調整的段數、高度上下限均不同,間接地也影響了使用年限。調整時須依照孩子的身形,先請孩子坐在椅子上,臀部坐到椅子最裡面,背部靠椅背且挺直,注意其腳底平踩在地面時,踝、膝、髖關節均呈90度角。接著請孩子雙手自然放腿上或垂下,調整桌面高度對齊或略低於孩子手肘處。
最後挑選「美觀」
除了家長本身對桌椅外型、顏色的喜好之外,易清理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。孩子在桌上畫圖、玩沙、捏黏土等,總是會不小心弄髒桌面,或是將貼紙貼在桌上後,撕下時留下殘膠,甚至是用工具做勞作時不慎劃到桌面,一張具有耐刮、不吃色、易擦拭等特性的桌子可以大大降低清潔的難度,若要讓孩子學習處理善後也比較好上手。
挑選了適合孩子的桌椅,大人也要一起陪同在桌邊閱讀、遊戲,同時多注意坐姿的正確性,孩子才能在耳濡目染之下培養良好的習慣。
(本文作者為職能治療師)
合適的桌椅高度,有助於孩子使用正確姿勢輕鬆玩樂與閱讀。